自然光线艺术类出国留学校友录,6个月进美院,毕业办个展,艺术天分拿下伦艺最强认证!艺术类出国留学作品集怎么准备?,从川美到伦艺,从架上艺术到综合形态,他用实践去丈量艺术创作的边界。
Cao同学
体育生半路出家学艺术
6个月突击进美院
他被老师赞为“极有艺术天分”
毕业即“出道”在学校办首场个展
伦艺、GSA争相递来橄榄枝
在校作品收获不菲的经济收入
用实力获得院校和市场的认可
逐渐放下对未来就业的担忧
坚信艺往无前才会明日可期!
纯艺/Fine Arts
格拉斯哥艺术学院/The Glasgow School of Art
坎伯韦尔艺术学院/Camberwell College of Arts
艺术类作品集包含四个项目
融合宗教、童年经历和时间的变迁
思考万事万物间的联系
用不设限的方式去探索艺术的真相
“野路子”成就天马行空的艺术家
数张顶尖艺术学府的入场券开启新的旅程!
体育生进美院我只学了6个月,进了美院我才发现,身边的同学都有着数年甚至十多年的绘画学习经历,而我从决定参加艺考到入学,只用了6个月(并不是凡尔赛....)。
我原来是个体育生,高三才萌发了对艺术的兴趣,艺考前去画室突击了6个月,意外的就考进了四川美院。当然,因为同学们的实力都很强,我最终选择的专业是相对冷门的版画专业。
进入专业学习之后,我也经过了一段迷茫和自卑的学习过程,看着身边基本扎实的同学们都快速进入了创作阶段,而我还在练习画石膏头像...
好在我遇到了艺术学习中的第一位伯乐——我的大学老师,他对我的“野路子”很欣赏,也比较认可我的艺术天赋。在他的鼓励下,我慢慢发掘自己的潜力,在基础训练没有那么扎实的潜力下,也收获了更加自由的创作思路。
同样,也是在老师的鼓励和建议下,我萌发了想要继续钻研艺术,进修技艺的想法。我选择了自然光线,开启我艺术留学的申请之路。
有了艺考的经验,我艺术留学开始的还算比较早。我在自然光线学习了2年多,虽然在大四那年,因为毕业设计的创作进度和本科的学业比较忙,我晚了一年再参加申请。
可以说我的艺术学习经历是在大学和自然光线同步进行的,两种教学模式、两个学习体系也构成了我如今对于艺术的理解和心态。
在国内院校学习的方式会更重视基础,老师和大学课程面向的是所有学生,需要我们自己去主动思考和调研才会发现其中可以深入的点,我一直认为这种学科基础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
而在自然光线的课程是定制化更对应海外院校的学习模式,可能也是因为我相对空白的学习经历,并没有过多需要调整的习惯,在很多思路上和专业老师一拍即合,很快变投入到作品集的创作过程中。
当时,面临作品集进度和毕设的时间有点撞车,我几乎没有太多犹豫,还是想尽可能的去优先完善我的毕设作品,因为无论是升学还是毕业,都是源于我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而理所应当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作品,何况明年再申请我的信心也会有增无减。
我的四个项目都挺“狠”,我对作品集中的四个项目都比较满意,它们都是我花了心血一点点磨出来的“心声”。
整个作品就是一个大的红色蜡烛。完
(笑)其实这是这些艺术类作品集中我最喜欢的作品。整个形态采用了红色蜡烛去滴制出了一个抽象形态,重点在于我对材料和主题的思考。
作品的主题结合了一些宗教和我小时候对于“红灯区”的印象,我在两个看似非常冲突的事件中找到了“红色蜡烛”这个相似的点,带着批判性和嘲讽去探讨这个话题。
在这个项目里,我用对场景的设计和物品组合在一起的连锁反应,去还原我童年溺水的记忆。
我选择了烧水壶、煤炭炉、烟雾警报器、声控灯四个物品。放置在煤炭炉上的烧水壶在燃烧过程中,产生大量的水蒸气,会触发烟雾警报器,进而声音被触发,灯光也会开始闪烁,整个场景会笼罩在浓浓的紧张氛围中,去表达我溺水当下的“求生欲”。
起初我的想法是做一个大型的装置,地点想选择在我小时候家门口的楼道。但过程中因为材料和场景的不可移动性,最终是选择了用影像的方式去记录整个过程。
这组作品我的创作周期比较长,贯穿了我大学、做毕设和作品集的过程。这也是我在面试过程中招生官最感兴趣的艺术类项目之一,我用绘画的形式绘制了古今中外的一群狠角色。
我主要讨论的观点是艺术创作永恒的话题也就是“怎么画”和“画什么”。可能因为我的绘画年头没有那么长,我其实不太喜欢太过具象或者很庄严宏大的主题,所以我认为最融洽的创作状态是“玩儿”和“做游戏”。
所以我在选择画的对象的时候,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些熟悉的名人。比如说校园里挂着的伟人、武侠小说、电影里的人物,这些看似很远很厉害的人物,我在观察过程中觉得距离被拉进,找到了一些想要“好玩”的点,再经过我的主观创作画出来,削弱肖像画带来的庄严感,用戏谑的方式去加深作品的记忆点和生命力。
之后我画的这些作品也参加了一些展览,获得了很多正面的评价,所以我开始了系列化的创作,我研究了一些“狠人”的野史,比如拿破仑、希特勒、杨过、郭靖、梵高等等,最终一共花了50-60张,也是我作品集中体量最大的一组作品。
最后一个作品是和我建筑专业的同学合作的作品,我们是大学同学,当时也是一起来的自然光线。在创作艺术类作品集的后期,我们两算是同时进入了创作的瓶颈,当时老师给我们的建议也是说,不如就一起做一个跨学科的尝试,因此一拍即合。
这组作品是我对于时间的一个思考。灵感来源于我家旁边的一个工地。我见证了这个场地从森林到平地、工地再到最后的高楼大厦,这让我联想到现代都市中在浓缩版的沧海桑田。
最后我们搭建了一个大型的模型,用沙子的形态去搭建一个城市感的空间,在场景中我们还放置了鼓风机定时开启,沙子边会不断重复从松散的飞沙落地沉淀成城市的形态整个过程。
这个作品我们是在疫情期间完成的,中途有经历一些挫折,甚至推翻重来过几次,最后落地的整个形式我倒还是挺满意的。
最后,我想聊一聊我对未来的想法。
相信选择艺术或者说纯艺这条道路的同学对于未来不免都有担忧,而这个问题也是我思考最多的事情。
事实就是,纯艺确实不是就业的热门选择,特别是在国内的行情,我身边的同学更多的会去选择教育或者设计类的工作,但这个结果更多的是取决于个人的选择而非真的那么难。
开头我提到了人生中遇到了几位的伯乐,大学老师的帮助、自然光线老师的引导...让我在学校开了个展、以及一些配套的宣传,帮助让我的一些作品能以售卖的形式换得了不小的收入,所以我算是尝到了艺术创作的“甜头”。
所以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,只要你是喜欢也得到过反馈你是有天分的,而且家庭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的前提下,应该继续学习并深造自己的技能,才能收获实力或者说长远的动力支持你一直做下去这件事。
现在和未来的选择权都应该在自己的手里。以上就是关于cao同学的艺术类出国留学作品集项目创作、思考、总结。并获得伦艺最强认证。如果你也想申请艺术类专业,创作跨学科作品集请联系自然光线艺术留学。
本文均属自然光线国际艺术教育团队原创文章,未经允许不能以任何形式的商业转载,如有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。